从歌曲演唱到音乐制作、从欧美流行到多元曲风发展、从早申defer到顺利转正,从语言&学术短板到面试成功逆袭,每一步的蜕变成为她最后华丽转身的基石。
来自音乐世家的她,从小耳濡目染,在父亲的引导和鼓励下,她利用「坚持」和「坚定」的态度,书写了属于自己音乐的精彩篇章。
在今年美本申请季中,她成功斩获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、伯克利音乐学院、洛杉矶音乐学院、美国MI现代音乐学院及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的录取。
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音乐世界,听听她是如何一步步坚定地朝着自己的音乐道路前进。
01
确定从演唱向音乐创作转变
洛同学从小成长在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,父亲是音乐人。在家庭的熏陶下,她4岁起便系统学习音乐,双排键、钢琴、声乐与乐理都不在话下。
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“全国校园春晚”、《回声嘹亮》和“非常6+1”等节目录制。
洛同学参加央视音乐节目录制
由于受到父亲的音乐影响,小时候洛同学每次听完父亲创作的曲目后,都会萌生一些新的想法和灵感,而父亲也十分鼓励她随着自己的灵感去“二次创作”歌曲。
渐渐地她开始喜欢上这种模式,在12岁时,洛同学在父亲的指导下接触歌曲创作与编曲并独立完成歌曲Demo,这为她之后的Songwriting与和声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洛同学小时候与父亲一起演出
一开始,她的音乐道路以演唱表演为主,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舞台表现、音准等歌唱技巧上,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,洛同学随家人来到美国,在洛杉矶、旧金山接触到街头表演,沉浸在爵士氛围中,她心中悄然种下了对流行音乐与自由创作的向往。于是在初二,她确定了未来的音乐方向从演唱转变成了创作。
起初,因为受到欧美作品的影响,她在曲风上的选择都主要以欧美风为主。后来,因为热爱二次元与影视文化,她发现影视配乐能将编曲技巧和叙事表达完美融合,于是毅然将重心从编曲转向影视配乐领域,明确了 “用音乐讲述故事” 的目标。
02
放弃“内卷”决定出国,定制作品集博弈美本申请
在教育选择上,洛同学也曾纠结、彷徨过,父母一直建议她,即使确定未来向着音乐道路发展,也不能放弃掉文化课。于是,经过深思熟虑后,她决定放弃国内“内卷”的环境,选择出国留学。
考虑到不同国家、学校在音乐教育上的模式不同,她基于兴趣主要对比了日本和美国的院校。相比而言,日本的很多院校更倾向一些古典音乐的研究,而美国的流行与爵士文化更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,同时在影视作品行业,美国也拥有更丰富的资源。
最终,在父母和斯芬克留学规划老师的专业建议下,她确定美国是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留学国家。
美国音乐专业的申请竞争十分激烈,想要在申请季脱颖而出,充分的时间规划和专业的留学申请指导是必不可少的。在同学的推荐下,洛同学选择在斯芬克进行音乐作品集及大学申请的留学服务。
“不同院校对作品集的要求大不相同,我的作品集主要分三大类:1.影视配乐(展现自己对于影视作品的「小巧思」以及配器的运用;2.学术类(展现知识学习的深度);3.歌曲(主乐器扎实功底)。”
伯克利音乐学院看重面试,考察乐理、声乐与主乐器(Vocal)运用。洛同学提交了爵士/流行风格原创歌曲,在面试中充分展现即兴与表演能力。
面试分为Audition(决定录取)和Interview(影响奖学金),她在主乐器演奏(流行演唱)、视唱练耳(音准和听音准确)、即兴(现场cover未练过的布鲁斯)三方面表现优异,面试发挥成为录取的关键因素。
洛同学作品集节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
辛辛那提大学作为综合类院校,更注重学生的全面音乐素养。洛同学提交4部作品,平衡影视配乐与流行歌曲,成功展现出自己的综合实力。
JHU(约翰・霍普金斯大学)重视学术深度与研究性。洛同学提交了5部风格多样的作品集,包括恐怖片配乐(实验性)、乌托邦主题电子乐、民族风影视配乐(与父亲合作) 。其中,《乌镇好相见MV》赴乌镇拍摄并获国家级奖项,充分体现了她的创作诚意与执行力。
洛同学作品集节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
03
迎接挑战,逆转defer顺利转正
洛同学在申请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,她也面临了不少挑战。
首先,数学成绩薄弱一直是个卡点,在老师的建议下,她明白不应在不擅长的领域过度消耗时间,而应将更多精力放在作品集准备上,后来通过数学老师的推荐信解释成绩,弱化了自己的学术短板。
在申请JHU时,洛同学起初因面试紧张被defer。但她没有放弃,持续更新作品集,新增2部影视配乐、补充公益活动,以及参与学院活动策划、音乐会的精力。还撰写了3封 “Love Letter”解释了自己的未来的学术与职业规划。最终,凭借作品集的叙事性与文化独特性打动招生官,实现ED转正。
“去年1月,我有幸参加了由Channel One团队携手新东方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共同举办的「听见希望」北京中学生音乐节。通过这次公益活动我们帮助了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听障儿童,演出募得所有善款全部捐赠给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,用于帮助这些听障儿童购买人工耳蜗以及作为他们的教育基金。我觉得这次活动的经历也让学校看到了我在音乐表现的综合能力。”
洛同学参加「听见希望」音乐节
04
挑战变动力,这样的教学方法功不可没
“作品集准备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,刚开始的时候,很多软件都是纯英文,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慢慢掌握应用技巧。而且,我的升学学术研究几乎是从0开始,做这个学术研究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。幸好老师对我作品集的时间规划和教学方法上提供了很多的帮助,才最终让我高效、顺利地完成了。”
和大多数学生遇到的挑战类似,刚开始接触作品集课程学习的时候,洛同学也展现出了面对繁重工作量的压力。为了帮助洛同学快速调整状态,提升效率,老师根据她的特点为她“定制”了匹配的教学方法。
在专业学习过程中,导师的帮助也至关重要。斯芬克洪老师采用“案例教学 +轻松氛围”,通过现场编曲演示讲解配器技巧,契合洛同学“碎片化专注” 的特点;郝老师指导声乐与乐理,夯实基础。老师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,还帮助她建立了“松弛而专注” 的创作心态。
05
专业、耐心、全面的服务,助力留学申请
在洛同学的音乐留学之路上,斯芬克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在定校环节,结合她的学术偏好(研究性学习)与职业目标(影视配乐),推荐JHU而非纯就业导向的伯克利,挖掘院校与学生的“深度匹配度”。
在作品集打磨方面,导师团队引导她突破 “家庭影响” 的舒适区,尝试多元风格(如恐怖片电子配乐),同时保留个人特色(国风元素、原创词曲),实现 “专业性与独特性” 的平衡。
当洛同学面临JHU defer 的压力时,斯芬克不仅帮助她调整申请策略,补充活动与作品,还给予情绪疏导,让她保持信心,最终成功逆袭。
“我认为斯芬克老师对我的留学规划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指导,老师们不仅专业度强,还非常有责任心。这段学习精力也让我提前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节奏,studio学习模式以及增强了很多配器上的学习能力。”
以上就是本期主人公洛同学的音乐留学故事,她用实际行动证明,在竞争激烈的音乐留学领域,只要有明确的目标、科学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,就能实现梦想。
希望她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,继续用音乐讲述动人的故事,让每一个音符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!